查看原文
其他

人生低谷的白居易,写下一首雪诗,短短20字美了千年

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
2024-09-13

唐宪宗元和十年(公元815年),六月初三清晨,大唐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。
当朝宰相武元衡在上朝路上,被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残忍杀害,贼人还狂妄地割下武元衡的头颅扬长而去。
同一时刻,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通化坊外遇刺,虽奋力抵抗之下,性命无虞,但也身受重伤。


堂堂一国宰相,朝之重臣,居然在天子脚下遇刺,简直目无王法,一时间,整个长安城内人心惶惶。
因为他们二人是削藩主战派的代表人物,如今一死一伤,满朝文武各怀鬼胎为求自保而沉默不发。
惊睹惨状义愤填膺的白居易没有沉默,他愤言上书要求朝廷尽快缉捕凶手,来告慰武元衡在天之灵。
可笑的是当白居易全力主张缉凶的时候,满朝文武反而将他当成了攻击对象,说他身为左拾遗,不配言此事,实属越职言事,该罚。
墙倒众人推,想踩一个人的时候,什么牵强理由都能找出来。
因白母是看花坠井去世,白居易的诗中有“赏花”及“新井”诗,政敌就捉住不放,弹劾白居易是毫无孝道的人。
就这样,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。


被贬江州,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,在此之前他以“兼济天下”为志,在此后渐渐变得明哲保身,不问世事。
他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,但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,显然已经被生活也磨平了棱角,消融了豪情。
白居易大体虽能恬然自处,但毕竟曾有豪情,心中偶尔不免也有排解不开的孤寂、惆怅、不平。
一年冬夜,白居易忙得很晚,浑然不觉窗外已经飘飘洒洒下起了大雪。当他忙完一切整理被子准备上床休息时,才突然感觉到下雪这件事。
对此白居易孤寂的心情愈发强烈,最终写下了一首独具特色写景诗:《夜雪》。
《夜雪》已讶衾枕冷,复见窗户明。夜深知雪重,时闻折竹声。
这首《夜雪》诗通过触觉、视觉、听觉等方面,描绘了一幅自然宁静,饶有韵味的夜雪图,千年来广为传诵。
大致诗意:我真的很惊讶今夜的寒冷,被子和枕头竟然都是冰凉刺骨,抬头又感觉今晚窗外格外明亮。夜渐渐深了,窗外偶尔传来竹子“咔擦”折断的声音,应是外面雪越下越大了。


“已讶衾枕冷”是触觉。“衾枕”是被子和枕头,说明诗人此时已拥衾而卧。“讶”字说明还带着好奇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不仅将诗人那种诧异的神情表现出,也传达了雪落无声的特点。
一般而言,雪初下时,温度并没有马上降低,要达到冷的感觉,是待到雪大,说明此时的雪已经很大了,而且也下了很长的时间。
开头短短五字,既道出了诗人的触觉,也紧扣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的变化,可见诗人笔力不凡。“复见窗户明”是视觉。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,下雪了夜里就会格外的明亮,那是因为雪会反光。诸如成语“映雪囊萤”、清代袁枚的“吹灯窗更明,月照一天雪”,都是因为这个道理。
诗的前两句的“衾枕冷”、“窗户明”都是写人的感受,未有雪字,却能感受到此时身处大雪的环境了。


“夜深知雪重,时闻折竹声”,这里是听觉描写,但仍然是侧面烘托。
“重”又勾连了前后三句,可视作全诗的“诗眼”,前两句的“冷”、“明”,第四句的“折竹声”,皆由此字而来。
最后一句从听觉角度入手,雪落本无声,但诗人却别出心裁地截取了“折竹”这个镜头,化无声为有声,怪不得古人有言飞雪有声,唯在竹间最雅。
诗人睡下后,突然听到窗外大雪压断竹子的声音,由此可知,雪势之大,积雪之重的同时,也烘托出了深夜的寂静,反映了诗人彻夜未眠的状态。
天气的寒冷,环境的寂静、贬谪的孤寂,白居易让内心和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。
和雅事的影响,才使得这首《夜雪》别具一格,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
整首诗篇幅很短小,只有20字,诗人却能从感觉、视觉、听觉等自身感受出发,来侧面烘托这一场夜雪,使的全诗充满了画面感,呈现了一个清新淡雅,宁静悠远的夜雪世界。
全诗这种浑然天成,清新隽永的意境,真让人回味无穷。


图丨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通知即删

文丨长风文史


点击下方阅读更多精彩文章


不敢写进教材的黑暗古诗词,恐怖又残忍,却是真实的历史

李白的巅峰之作,全篇都是名句,被誉为千古绝唱,写尽一生的豪情


关注长风  每日追更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长风文史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